poster9.jpg 

  雖然我不是單車社的社員,不過既然是北科社團的活動,晚上啃完當晚餐的雞排後,就讓Fedora 10繼續在那台超慢的電腦上繼續安裝,跑去第三演講聽聽演講,太早去了,等著等著就稍微瞇了一下,直到單車社的指導老師開場才又打起精神,今天來演講的是巨大機械技術中心產品開發部門的資深工程師,本來是要先講設計製造、職業賽事等,之後才講他的生涯規劃,不過他覺得他的生涯規劃不那麼重要,先講完後,留比較多的時間討論大家有興趣的議題。

  一開場他講他的經歷,沒想到跟我這一路走來不謀而合,也是為什麼我對Steve Jobs在史丹佛畢業典禮上的那一場演講,始終難以忘懷,這位工程師真的是興趣跟職業結合,清華動機系畢業,老師推薦過他月薪不錯的工作,他問老師工作跟腳踏車有關嗎?只因無關他放棄,等了兩個月才等到巨大機械的面試通知,才開啟他興趣與職業結合的生涯,但有多少幸運兒能像他這樣呢?這是他提出來的,我相信在台灣,很少,因為很多原因,所以興趣和職業往往是兩碼子事,我周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他也舉他自己大學的例子,他搬上大一一唸完就有十幾個人休學,重考或是考轉學考,原因是對機械完全沒興趣,那當初又何必選呢?很多人的理由不外乎:機械出來好找工作(當時)、考試成績就是機械系沒辦法,能像這位重頭到尾所有志願都填機械的機械癡,恐怕不多吧!

  他更舉他們班上三位女生的例子,很為唸書,很也用功唸書,但對機械完全沒興趣,努力唸書大一機械製圖卻還是差點被當掉,很多同學甚至納悶:這門課有這麼難嗎?他後來進入巨大機械後才發現,他是公司裡少數(個位數)『國立』大學畢業的,後來有機會出猜到日本跟美國,這才發現美國分公司五、六十人裡也才兩位大學畢業,日本分公司很多都是職業車手退休後進入公司,他體驗更深了,台灣太過於注重學歷了,而且根本不重視興趣,隨波逐流,社會風氣認為什麼工作好,就一窩蜂許多考生就念什麼系,完全不考慮自己對那東西有沒有興趣。很多人都說對工作失去熱誠,或是根本不想要那份工作,只為了五斗米折腰,對我來說那未免太痛苦了吧!相反的,如果是興趣與工作結合,那迸出來的火花不知道會有多精采?就我自己來說,寫程式常常寫到忘我、忘記吃飯,甚至寫到一個段落時才發現,凌晨兩三點了,對我來說程式有時候跟興奮劑是畫上等號的,只是有多少人會像我這樣呢?

  結束生涯規畫的議題後,切換到一些職業車手的軼聞,這才發現職業車手太猛了,巨大有贊助職業車隊,所以可以取得很多車手的資料,例如:一位職業車手含訓練及賽事,一年里程數平均是六萬公里,天啦!我騎機車一年恐怕都騎不到六萬公里,平均一天是200~250公里,後來看到他們的訓練菜單,真的是200~250公里,重點是四到五個小時內騎完,這...不愧是職業車手,平均時速是50公里,想要維持這種速度,我大概只能撐半小時吧Orz

  其實整場都是蠻輕鬆的,比較像是討論性質的經驗分享,當然現場很多玩車的人問很多關於捷安特的車架怎樣怎樣的,甚至很火辣的直接問跟競爭對手的車架相較的問題,但這位真的是工程師,有工程師個性,沒有數據,說什麼比較都沒意義了,人體的感覺不太能相信,就如他所說的,即使是職業車手,也有好的測試員跟不適合的測試員,有的車手一點點些微的改變都能清楚說出感覺的差異,有的人就是很馬馬虎虎的說出模糊的感覺,更誇張的是,明明同一台車,卻能有不同的感覺,所以,能相信的還是數據!這就是工程師性格,雖然太過一板一眼了,但至少不是天馬行空的不負責言論!

  演講結束後回到研究室,大家都回家了,剩我自己一人,反倒是尤老師的學生還有不少人在做實驗,我們兩間的學生生活作息真是不一樣,用朝九晚五形容還蠻恰當的,指的是出現在研究室的時間,收拾完東西跟小熙打完招呼後就騎著腳踏車回家,冬天騎車真的很舒服,不會熱也不會冷(騎快一點),只要不下雨冬天是適合騎車的季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bi14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