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DVB-H的meeting一結束,就接連三場學弟的rehearsal轟炸,然後還要指導他們改投影片,這讓我想起念研究所後花最多時間的,就是讀paper跟報告paper,碩0的暑假雖然在打工,但只要學校有重要的活動,像是Group meeting,我都可以提早離開公司趕回學校(懷念的D Day),Group meeting是由2間研究室的學生,每週安排2個學生報告最近讀過的paper,印象中七月底我就被安排到了,之前學長給了4x篇paper給我,有些已經有人報告過了,有些則是蠻老舊的,加上沒什麼時間(都待在公司很少進研究室)可以跟學長討論,我自己挑了一篇只有4頁的conference paper,想說4頁看得比較快,可以看多次一點及多點時間準備投影片,但我錯了,4頁的paper卡住我整整一個禮拜,看懂的很少,加上J國的作者,英文似乎沒比我好到哪裡去,結果,我從第一頁投影片開始就被鄭老師猛烈的砲火釘在台上...至今仍印象深刻,之後大概每5週就會輪到一次要報告paper,每次報告都是戰戰兢兢的。

  好像是第3次還是第4次報告吧!我首次挑選超過2x頁的journal paper,看得非常非常痛苦,足足花上2天才看完一遍,之後又前前後後翻了2遍才開始準備投影片,後來準備投影片又花上了2天,那次group meeting結束,老師當著全部人的面說:『這次報告得不錯,廣度跟深度都有,而且講得很清楚』,大概就從這次開始,我抓到一點訣竅:首先,絕對、絕對、絕對要挑好的paper報告,例如知名的journal或是conference proceeding中的paper,雖然也可能碰到爛paper,但比例較低,要從很爛的journal或是conference proceeding中找好paper反而浪費時間;再來,journal paper比confernce paper好報告,即使journal paper頁數多要花比較多的時間看,但內容也相對較詳盡,不會像conference paper那樣,想知道某個東西的細節時,沒了!意猶未盡又讀不太懂;最後,看不懂的內容絕對、絕對、絕對別放到投影片裡面,那肯定是未爆彈的引信,同樣地,動輒20~35頁的journal paper此時好處就出現了,假設有七成看懂了,三成沒看懂,而且那三成不是很重要,光是七成的內容就能報告得很好,4~8頁的conference paper東刪西刪,幾乎沒剩什麼東西可以報告。

  有一次meeting,老師問:『一篇conference paper要花多少時間看?』那時我說半天到一天吧!老師冷冷地說:『太久了,半個小時就該看完了!』從此,我就將目標定在一個小時內要看完一篇conference paper,半天要看完一篇journal paper,會定這樣的目標,是我本來看書就慢,連看漫畫都慢,不過慢歸慢,吸收程度倒是非常高,所以所謂的看完是指可以準備投影片了,或是更精確地說,把幾個what (paper的目的)、how (paper提出的方法)、why (該方法背後的基礎理論)和which (跟其他方法的比較)問題都弄懂,經過幾年的訓練,現在算是有達到當年定下的目標了,不然事情這麼多,哪來的美國時間只看『一篇』paper啊!而且如果真的沒時間,也有另外一種scan模式,一篇conference paper大概就真的半小時內看完吧!通常這方法是用在abstract或是introduction寫的不好,無法引起我強烈興趣的paper上。

  如果有準備念研究所的新生看到這篇文章,我建議大家先看survey的journal paper,通常survey都是由journal邀稿,請該領域的專家對於過去5年或是10年的相關研究成果做整理,與其自己什麼都不知道,東看西看的沒什麼系統,不如先看看專家們整理好的內容,有個系統性地了解後,再到reference中,找出有興趣的paper,繼續往下挖掘,這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bi14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