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199_378391158900783_629543152_n

  今天不是來說文解字的,對於Paradigm shift (有一譯為典範轉移)的原意請參見維基百科,接下來要說的轉移也並非原意中的那一種,比較像是生活習慣的轉移,像是從錄音帶(錄影帶)轉移到CD (VCD, DVD, or Blue-ray),再從CD轉移到iTunes (Apple TV, MOD, or Google TV);又或者是從PC轉移到後PC (後PC這個名詞某種程度也表示新典範尚未成形);當然,書也是一樣,從實體書轉移到電子書。這種A到B的轉移有時短短幾年就完成,也可能需要十幾年,端看新技術的普及度、AB雙方的策略,與民眾的接受度。雖然說是轉移,但也不表示A方從此就從地球上消失,有時候AB雙方會並存,只是A從大眾變成小眾(百視達?笑)。

  會突然有感而發是昨天看到新聞報導《重慶南路書街再爆倒店潮!》,雖然說倒店潮的原因很多(據朋友的說法,我已經很久不逛的ptt有熱烈的討論),但回顧自己和周遭朋友的生活習慣,確實也可以視作Paradigm shift:實體書店(Paradigm shift中的A方)消費群正在轉移。以自己來說(其中一種),在沒有收入之前(零用錢應該不算收入吧?),除了教科書和參考書外,我不太買書(也沒錢買書XD),大多是站在書店看書。自從有稍微比較穩定的微薄收入後,平均每年購書金額都在NT$ 8,000以上,這幾年更是到NT$ 10,000左右,其實這沒有很多,以每月計的話,還不到900元,大多數情況下連一本原文書都買不到,通常是一次性購書金額都在NT$ 2,000~4,000左右,所以,我以前常常從天瓏書局提一袋重重的書走到西門捷運站搭車,現在技術類書籍都是在天瓏書店翻閱,看喜歡後再從天瓏網路書店購書,然後送到離家最近的便利商店,非技術類的就到博客來訂書。以自己的習慣來說:實體書店看書不買書 -> 實體書店看書買書 -> 實體書店看書然後在網路書店買書。

  我還算是對實體書情有獨鍾的那一群老人(笑),要不是家裡太小,書櫃早已塞不下,才稍微克制買書慾望,否則房間會被書堆滿(我一直在想把舊家其中一間房間打造成整面牆都是書櫃的書房)。實體書店消費群轉移的方向還有另外兩種:電子書和不買書,電子書在台灣我個人覺得轉移的很慢,主要是書不夠多也不夠齊,某種程度是位於A方的出版社消極的抵抗。在網路資源以X倍速的爆炸性成長下,很多人喜歡事事問Google和維基百科(自己在開頭也用維基百科解釋Paradigm shift),書已經不再是取得知識的唯一來源了。不過,對我來說,書是比較有系統性的知識來源(我並沒有說網路資源必然缺乏系統性),可能跟我本身的專業有關,常有人問我程式(Programming)方面的問題,但他們常問的是:有沒有網頁上現成的例子?能快速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比較重要,如果可以,能複製貼上就搞定的例子最好,至於背後的原理和系統性的知識,沒那麼重要,有時根本也不想知道,對他們而言,購書的必要性在網路世代慢慢消失。

  不管書體書店的消費群轉移到何方,位於A方的實體書店和出版社確實越來越辛苦,各國皆然,至於需不需要像法國一樣,由政府介入,死守書店呢?我不置可否,畢竟這種Paradigm shift算是一種習慣的改變,與其抵抗不如試著改變,或是找個方法讓自己在A方與B方之間共存。撇開書店的例子,來看看相機吧!很多書喜歡都拿柯達當例子,數位相機面市後,從底片相機轉移到數位相機的速度相當快,速度之快讓許多沖印店倒一片,現在我家附近還有(數位)沖印店已經是很難得了,即便還是有廠商賣底片相機,底片也不太好買,要沖印還得去找有傳統沖印設備的店家也不容易,這讓我想起一個經典的廣告:它抓得住我。不知道現在是誰抓住誰了,並不是說待在A岸必死無疑,但要生存還是得稍微改變一下...

  回到書店的例子,扣除本來就不買書的人(在轉移未發生之前就不買書的人),實體書店要怎麼吸引消費者回流呢?我覺得還是得從『體驗』二字下手,我雖然喜歡從網路書店訂書,但大多數的書都是我在實體店面看過後才決定下手的,少有片面經過網頁簡單的敘述就下手的書,可是難道書店只能提供『讓人購買前翻閱』的體驗而已嗎?我想這就讓實體書店自己去想了。即使在B方,也有失敗的例子,當初從錄音帶轉往CD時,其實還有Sony的MD,就技術面來說MD不輸給CD,但在內容的整體戰卻輸了,大多數唱片公司都已CD為媒介。不知道迎向後PC時代的科技大老們,對於『後PC』這三個字打算如何定義?是打算繼續留在A方(代工)?還是要朝別人定義好的B方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bi14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