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看規格比較或是猶豫要不要買iPhone 5的看官,你可以按上一頁或是關閉此分頁,這篇文章的內容跟你想像的不同。雖然沒熬夜看文字轉播,但隔天的早上重看了一次影音網路轉播,後來iTunes把完整的Keynote下載(免費)下來,我又再看了一次,以我目前的情況,iPhone 4S用不滿一年,即便台灣上市,我也沒打算更換,所以打從一開始看Special Events時,觀點就比較不同。

  我覺得,Apple產品發表會應該是連在一起看會比較好,而不是一場一場分開來看,這次發表會的重點有四個:iPhone 5、iOS 6 (上一場發表會就預告過了)、iTunes 11和iPods (iPod Nano 7代和iPod Touch 5代),再加上之前的發表會,我把硬體、軟體和服務象徵性的圖示集合起來就成了下圖,Apple從CPU開始、作業系統(OS X和iOS)、雲端服務(iCloud、App Store和iTunes Store)、PC (iMac和MacBooks)到行動裝置(iPhone、iPad及iPods),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圈,在這個生態圈內,你所體驗到的就是百分之百的Apple風味,目前沒有其他公司能夠達成這樣的生態圈,且提供『一致風味』的體驗。

ecosystem
Apple產品生態圈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一個封閉的生態圈,是的,他是封閉的,但這是為了一致的體驗。以PC來說,不管你買Acer、ASUS還是Sony,你獲得的是Microsoft Windows的體驗,而不是Acer、ASUS或Sony的體驗;以行動裝置來說,不管你買三爽、ASUS還是hTC,獲得的是Google Android的體驗,雖然各家廠牌都想對原生很醜的UI做點客製化動作,但如果客製化太多,還會被Google背後踹一腳(註1),所以不好意思,這樣的生態圈下,硬體廠牌很難提供自己專屬的體驗,更別說有的廠牌,產品橫跨了Android和Windows生態圈。

  若從體驗的角度出發,Apple對於新技術的納入與否,完全取決於這新技術能帶來什麼樣的體驗,例如加入Retina Display是為了讓畫面看起來更細膩,而不是因為Retina Display很酷。這次iPhone 5維持寬度,但螢幕比例從3:2拉長到16:9,這保留iPhone單手仍然流利的操作體驗(以後會不會變寬我不敢說,還是取決在體驗),事實上更動螢幕尺寸是一件非常重大的決定,因為一旦更改了螢幕大小,牽動了數十萬已上線的App需為新螢幕尺寸進行優化的動作,過去最大的螢幕尺寸變動是導入Retina Display,讓長寬都放大1倍,還好這種全螢幕等比例放大用硬體來做,不會消耗太多的性能,但說真的UI會變醜,所以很多App還是得重新調整UI。提升畫面大小的同時,代表著CPU也必須跟著提升,否則畫面的流暢度會下降(過去在學校開發App時使用的Android裝置在這方面就很差了,我想也就別公布是什麼廠牌了),這也是為什麼Apple連CPU開發都要自己握在手裡(至少不會有缺貨換型號的問題),從影片來看,iPhone 5的畫面很流暢(註3)。

  若從iPhone 5的厚度來看,如果3.5mm的耳機接頭沒有改變,最薄手機(使用Integrated Touch面板使iPhone 5變薄的做法,很快就會被其他廠商採用)的戰爭應該近期就會結束了,從周邊的連接介面來看,最難瘦身的恐怕就是耳機接頭了。但就沒有其他能再繼續改善體驗的地方了?除了令人懷疑的LTE是否能帶來的更快網路速度外(註2),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音質體驗的改善,這改善包含:(1) 利用3個麥克風進行抗噪處理(事實上也有其他手機有抗噪處理),Apple除了背面的抗噪麥克風外,多了一組抗躁麥克風在耳朵旁邊;(2) Wideband audio音效輸出(提升在低頻和高頻的表現),和(3) EarPods耳機。其中從EarPods的故事,就讓我想起某個手機場花了很多錢投資一家很有名氣的耳機公司,也推出一款手機,最後卻草草收場[1][2],我真不知道那手機廠在投資之前想要提升的體驗到底是什麼?名牌體驗?至於EarPods效果好不好,已經有人寫了的評論,以NT$ 990價位來說,這是相當好的體驗提升。

  發表會的第二個重點是iOS 6,不過iOS 6在上一場發表會其實已經披露了,這次只是溫習?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到是,針對這次螢幕大小的改變,iOS內建的App UI全部都已經重新優化過了,這對於只握有硬體而作業系統掌握在別人手裡的手機廠來說,這種整合式的體驗就完全無法提供了。而Apple也在逐步擺脫Google,例如Map圖資不再依賴Google,我覺得這是對的選擇,Google有自己的Android,在Google Map開發時,會以搭配自家Android的功能為最優先的選擇,而且風格也絕對不會是Apple風味,所以早日擺脫讓整個體驗更趨一致是對的。

  我知道台灣的廠商在經營產品生態圈有一定的難處(一直沒有自己的OS,CPU、晶片組和軟體市集也掌握在別人手裡),但很有意思的是這些高層整天勸年輕人要有夢想、要苦幹實幹,自己卻老挑一些軟柿子吃,而且自己經營決策錯誤卻要基層的勞工走路?應該是決策錯誤的人走路才對吧!如果要經營產品生態圈,不論什麼時候開始都不嫌晚,而且有很多地方可以開始努力,拿最簡單的例子,Apple的廣告,永遠一看就知道是Apple的廣告,因為那風味就是Apple風味,每次看到台灣電腦廠商的廣告,我總是搖頭,一下子走classical路線,一下子走菜市場風格,看半天就是不知道這廣告是哪家公司的風格。最後用iPod的新Ad做結尾,很有Apple風味的廣告。

  註1:我很早就說過了,即便以Open Platform自居,Android絕對掌握在Google手哩,任何會讓Google在商業思維上感到不悅的行為,都勢必會被排除,例如:最近阿里雲的事件。

  註2:從發表會中列舉的電信商來看,各地區LTE基地台的涵蓋率和密集率都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當然,在4G兩個候選技術中,台灣選擇WiMAX (拜託,別再說台灣沒4G網路了,4G技術都還沒定案),所以iPhone 5在台灣短期沒有LTE可以用。以目前的情勢來看LTE應該有機會成為最終的4G規格,不過也不排除像現行的3G是多重技術共同存在的情況,既然Apple都願意替中國推出TD-SCDMA版的iPhone了,哪天出了WiMAX版的iPhone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註3:關於畫面流暢度,不是只牽涉到CPU,還牽涉很多東西,例如觸控面板的設計、演算法等,在這一塊Apple為了提供一致的體驗(不管第幾代iPhone)也下足苦心了。

  註4:關於NFC和無線充電的部分,負責人Phil Schiller有他的解釋,其實NFC可視為RFID的延伸應用,但說真的,RFID到目前為止都還是沒有被廣泛地使用,主要原因是傳輸速度不快,而且一直有安全性疑慮,更麻煩的是標準很多種。無線充電亦然,目前無線充電的標準也有很多套,而且充電速度和能源轉換率依舊不夠好,我認為Apple遲早會納入NFC和無線充電,但就像LTE一樣,當標準明朗化後,以及技術能符合Apple想要的體驗才會納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bi14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