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多日的一場大戲終於(暫時?)落幕,當初因為不信任議會被執政黨把持多數立委的代議制度,於是佔領議會(時至今日,我依舊認為佔領議會超出我的底線,不過我認同公民運動的發動),沒想到落幕時,還是把議會交還給當初不被信任的立委。這場戲說是喜劇好像也不是,雙方都沒有皆大歡喜的結局,甚至還有令人感嘆的流血衝突事件;說是悲劇也不像,因為這次的運動確實帶給台灣在未來公民運動許多正面的啟發,是過去公民運動所沒有的。所以就當成是2014年的一場民主大戲?

  我想就先說啟發吧!首先,這次的公民運動可以說是高科技公民運動的先鋒,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美軍以高科技軍事武力震驚全球,我想這次公民運動也帶來許多衝擊:原來當媒體立場鮮明,甚至會扭曲報導時,公民運動是可以透過高科技力量開創出一個宣傳管道。其次,這次的公民運動引起許多原先不關心政治的人開始關心政治,也是我見過最多教授(連自己的指導教授都在上面XD)參與聯署的一次,也希望這關注能持續到後面的各式議題;再者,公民憲政會議(關於這點,我還有其他建議在後),開啟一種正面的討論機制,針對特定議題定期舉辨對於共識的取得我認為是有幫助的。

  再來說美中不足的吧!第一,很可惜,沒看到有立委在這一波運動中被罷免或是通過聯署門檻,本來以為這麼多人願意走上街頭,應該能超過不少立委的聯署門檻才對,總之,持續觀察中;第二,命名很重要,在觀察了實際的『公民憲政會議』運作情形後,剛提到過,我認為是好的,不過這名稱在一開始讓我有所誤解,身為programmer,時時刻刻都在與變數命名奮鬥,也許憲政議題論壇是個不錯的名字?第三,就我所知,幾位領袖(or 主導者)的言論有時雖激動但還算ok,但Facebook上的貼文或發言,除了相互不認同和冷嘲熱諷外,有時已經到激化對立的程度,我認為無助於取得對抗對岸的共識

  回到最根本的問題是,什麼是『民意』?幾乎所有民主國家在制度設計上就是希望能讓民意發聲,但近幾年國際間的執政者,當選當下是獲得民意的最高峰,之後都是走下坡。目前台灣的制度確實有些問題,我認為內閣制較合適,但真的只要實施內閣制就沒問題了?以目前立院的生態,多數黨組閣後今天的問題就不會發生?我認為未必。只要列寧式政黨依舊存在,真實的聲音就無法透過代議的方式傳達,只要民眾對政治冷漠,傳達出來的聲音恐怕都是激動的那一方(還好,我想台灣應該不會上演像泰國黃衫軍對紅衫軍的情況)。但走上街頭就一定是真實的民意?剛剛雖然說很可惜沒看到有立委被罷免,但這是否也呈現出罷免聲音的另外一個面向?還是說只是呈現出民眾對政治的冷漠?

  因過去的時空背景,產生代議制度並延續至今,為了維持一定的穩定度,避免過度選舉的社會成本浪費,代議士都有一定的任期保障,但現在的議題不只繁雜,民意的變化速度更快,除了每一半任期重選一半議員(即假設任期4年,有一半的議員是在n年選出,另一半的議員在n+2年選出,n+4年再次選出新一批議員取代n年選出的議員)這種高成本的更新民意方式外,也許需要其他更新民意的方式。罷免或是公投都是更新民意的方法,有不少人認為門檻很高,門檻可以討論,但社會成本高。在高度科技發展後的現在,代議制度也許可以再次進化,任何議題都能透過科技充分表達出多元意見(一個議題不見得只有正反意見),藉由科技反映出民意,讓代議士正視民意。去年在前公司的Tech Day首次聽過#g0v這樣的組織,成員自發性願意奉獻自身在資訊領域的所學為國家做很多事,這次公民運動中類似組織的成果都很豐碩,期待在全民的推動下讓代議制度能夠再進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bi14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