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考過高中聯高、沒考過大學聯考的我,對於最近大學放榜後被吵得沸沸揚揚的新聞有點納悶?加上昨天和某人聊天時,她稱自己唸的大學是二流大學!?我也感到納悶(可能跟自己也唸一樣的學校有關XD),一所大學是一流、二流、三流還是五流?靠什麼來評斷?我蠻討厭這種以學校的標籤來判定一個人好壞的現況,唸台大的就一定優秀?恐怕不見得吧!我就見過幾個不怎麼樣的台大人。進入職場後,不管是哪所大學的畢業生可以說都是從零開始,即使是台大的畢業生也是被歸類成七年級生或草莓族,永遠被主管罵成老鳥...既然如此,這個迷思存在的意義在哪裡?

  我承認有時候是時代造就英雄,因此造就了Steve Jobs和Bill Gates兩位大學沒畢業的英雄,也造就了松坂大輔、松井秀喜、賈奈特、詹姆斯大帝、布萊特這些僅高中畢業卻擁有千萬甚至上億身價的體壇英雄,也造就了許多三流、五流大學沒唸完或畢業但成功的演藝人員,他們是特例嗎?恐怕不完全是吧!時代給予機會,只有有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成功。與其整個社會都在注重學校的標籤好壞,還不如開始去注重個人的特質與能力,就拿最近台灣最有人氣的台灣之光王建民來說吧!他在去洋基前,台灣恐怕沒多少人聽過他,連他被洋基挑走都沒太多人知道,在升上大聯盟之前也是如此,但洋基卻能發現其特質,不在乎當初他在台灣被貼上的標籤,並不是說洋基完全不在乎標籤啦~只是他們更相信個人的潛力...

  家長或是社會壓力迫使的全台灣的學生都把大學當小學唸了,變成成為一個準社會人的『標準配備』,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小學是免試入學,而大學需要一個沒啥人道的考試,不過對一個7-11的店員甚至店長,大學學歷有甚麼意義嗎?有一手好廚藝在餐廳當主廚,大學文憑有用嗎?社會上有許多工作似乎都不需要這麼高的學歷,那大學似乎也不必然是標準配備了。

  前幾天聽到李遠哲對於大學的看法:大學需要分類,我表示認同,而且早在教改之前就分成研究型、技職型和教學型大學,只是不知從哪時候開始,這三個類型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研究型提不出被廣泛refer的paper,技職型培養不出業界需要的人才,最可憐的是教學型,只要修過21學分的教育學分人人都可以考教師執照,打破這些界線的又是誰?

  以現在社會多元分工的特性,傳統的三個類型並不足以符合現況,我認為至少要分成五種類型:研究型、高科技產業技職型、服務產業技職型、教育人才訓練型以及社會大學型,並針對每種大學有不同的評鑑標準:

  研究型即是針對前瞻、未知以及基礎科學作純粹的研究,評鑑的標準就如同之前吵得很兇的世界大學排行榜所用的標準:發表的paper數量,而且還是在每個領域頂尖的期刊上發表的才算數。

  技職型被我分成兩種,因為高科技產業需要的人和麥當勞所需要的人不同,因此高科技產業技職型的學校應該直接與產業進行合作,同樣是研究卻是實用、可量產化的研究,評鑑的標準就變成了廠商合作的專利數量,反之,服務產業技職型的學校也要和服務產業合作,以期培養出對產業有助益的人,評鑑就直接由錄取的產業來評分,與其產業每年都在喊沒人才,不如和學校合作一同打造人才。為了能讓人才在壯年期(能夠為公司熬夜賣命的時期)進入職場,這類型的大學甚至增加每年的學期數(例如三學期制)來縮短期年限(兩年或三年)。

  教育人才訓練型就是傳統的師範學校,雖然一個老師本身的專業技能很重要,但培訓的重點應在於對於教學的熱誠及態度,特別是國小、國中和高中的老師,對於學生價值觀、學習熱誠的影響有多大,不能等閒置之。

  最後是社會大學型,慢慢進入高齡化的社會,我們也確實需要類似社會大學的學校讓有心想再進修的人能夠進入學校。為了能夠讓這樣的大學成熟,高中、國中及國小都得重新做定位,例如為了讓學生有足夠的知識做研究、或是職業訓練,原先大學的基礎課程可以移至高中授課,並採學分制,讓學生能夠依其興趣、方向選擇有需要的課程,因此也不需要再分成高中還是高職了,直接定位成大學準備學校,上的都是進入大學前的基礎課程;國中及國小則定位基礎能力訓練,國中畢業前必須要有基礎的國文、英文及數學能力,甚至要有簡單的法律與理財概念。

  算了,寫了這麼多,看起來就像是古代的失意文人,根本無人在意,政治人物只關心選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bi14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