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舉行過一次然後就中斷的Study Group終於再次舉行,為了讓Study Group不要像上次一樣,只舉行過一次就掛了,特地請小宇安排行程,事先提醒要報告的人盡早準備,以免開天窗,兩個多小時共四場,第一場和第二場由柏霖和佑竹報告WiMAX程式的現狀,算是交接給學弟,也算是跟我報告,上學期稍微有一點點放任他們,也許該換個說法,我沒有用心去監控他們寫些什麼程式,果然在佑竹的報告裡,許多地方與我當初所要的規格不一致,這點在之後和老師meeting時證實了,這應該算是我的責任,我要監督他們!雖然我曾認為:他們應該向我回報或是討論任何實作上的設計。這讓我想起鄭老師不知道在哪堂課說過:選能力強的還是選執行力強的?柏霖和佑竹都算是能力強,這我從他們的OOP作業中發現,也是我當初選他們來寫WiMAX程式的原因,但是,通常能力強的人自我意識也強,因此也會常常自己做決定,這是為什麼能力強的原因。不過在團隊裡,如果不能有良好的溝通管道或是協調的管道,衝突或是無法合作就會是常發生的事情,PM要嘛強勢(自認程式功力比較好時常會這樣做),要嘛順著寫程式的人的意思(不是程式設計師出身的常會這樣),這都不好,我之所以選後者,是不想翻臉,讓他們方便,畢竟我不常待在研究室待很晚,他們則是因為寫程式都待在研究室裡,如果什麼都要問我,或是什麼都要由我決定,他們可能會常常耗在研究室裡,只因為我不在研究室裡讓效率下滑也不好。執行力強的人,前提是要有能力,否則什麼也完成不了,但有執行力的人更需要了解及溝通的能力,除非他是最頂級的Boss,不然就得和上級溝通並了解上級的想法,這使執行力強的人變成現在業界做搶手的人。我曾在舊書攤瞄到一本從A到A+的書,但從來沒翻過,如果以這次的例子,佑竹和柏霖都已經有A的等級,如果再加上了解及溝通能力,肯定能更上一層,或許就是那本書裡所謂的A+吧!但這一個plus可是相當不容易!就連我和老師合作三年了,我有時候還是會搞錯老師的意思><

  第三場由曉晏報告,我覺得是她挑的那篇paper本身就很爛(後來跟政文問了一下,他也覺得那篇paper很粗糙),但已經太晚了,下禮拜Group Meeting要報告,我和政文也只能在內容上給點建議,另外給她一些關於JUnit Framework的知識,不過我想,下禮拜報告應該還是會被電吧!第四場是特地安排的《百戰天龍》,由政文提供DVD,在最後一場來點輕鬆的,不過只有英文字幕,訓練一下聽力。有試著逼自己別去看英文字幕,但有些字的發音會讓我覺得奇怪,好像有聽過,又好像沒聽過,等到看到那個字才發覺原來是那個字,只是我平常不是那樣發音的,有時候會遇到這種情況,就好像Ecology的e究竟要發E還是I?錄音帶裡面撥放的是I,老師說錄音帶裡的是錯的,應該發E,更別說英國腔及澳洲腔了,還有加拿大腔,大多數發音都一樣,但就是會有一兩個字發音不一樣,不過馬蓋先第一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真是讓人懷念啊~

  之後和老師meeting,發現這變成是少數的機會,能在研究領域上想法的交集,之前和任緯學長時會這樣嗎?好像是,因為我那時在VTPL上的想法比較特別,跟原先的TPS系統差很多,所以和老師meeting時,也變成少數的機會能和任緯他的研究主題裡提供意見,事實上,有些意見後來真的被用到程式上,但是不是有其他管道,能讓這樣的交集或是想法上的碰撞更多呢?感覺在研究室裡的鬥嘴常常是沒啥營養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bi14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