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流行的eXtreme Programming以及其他新的開發模型,
都開始強調一件事:只寫對開發有用的文件,
但只要做過國科會計畫的都知道,
Paper Work往往也占據了相當多的時間,
至於那些文件有沒有用?
大概只有鬼才有用到吧!
羿君把她先前借的書拿來還我,
看到我似乎有點閒於是問:你不是在忙WiMAX嗎?
是啊~不過是另外一種的忙,
我不寫程式而是修改文件,
雖然距離Demo的期限迫在眉梢,
軟體工程裡卻一個真理:當進度落後時絕對不要再加人手!
為什麼呢?
因為光是要讓完全不熟的人進入狀況就要花掉不少時間,
而且還要浪費人力去教導那些無法進入狀況的人,
結果進度更加落後。
自從STD因為有重大瑕疵...說重大好像誇張了點,說明顯比較符合狀況,
還沒進行形式審查前就被退回要求修改,
但其他組的人幾乎都在忙程式,
平常應該把文件退回去給他們重寫,
這次變成我自己照單全收,
通通自己改,
加上之前SDD文件審查結果也出爐了,
一堆文件要改,
真的很討厭Paper Work...
老師和我已經為了STD往返email四次,
再被STD弄下去,
作業系統會看不完啦~
- Jul 18 Wed 2007 12:55
Paper Work
- Jul 17 Tue 2007 11:53
日記
每天早上到學校打開IE,
固定出現的四個分頁:Yahoo、Windows Live Favorites、Google以及學妹的Blog,
呵~恭喜學妹Blog寫滿一年了,
說到寫Blog,
今年邁入第三年了而且第一篇文章的日期也是在七月多,
曾經有想過之前在BlogDrive的文章備份起來,
不過那工程太浩大了,
光想就讓人連動手都不想,
只能希望BlogDrive一直幫我把文章keep住。
今天開始看作業系統,
效率不高,
只看完兩個chapter,
很久沒有像這樣把書的每一個chapter從頭到尾每個字都看過,
呵~聽起來好像很奇怪,
念到博士班卻沒甚麼在唸書?
該怎麼說,
這幾年下來買的書不少,
真正從頭到尾看完的卻很少,
其中大多數是工具書,
寫程式時有需要才會拿出來翻翻,
應該很少有人把工具書啃完一遍的...也不是說沒有,我曾經肯過。
這次作業系統預計排三本書,
所以今天看的這本也不會全數看完,
只會看完前面關於單機作業系統的部分,
分散式系統的部分略過,
用另外一本專門討論分散式系統的書取代,
Case Study的部分也略過,
用前幾天敗的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取代。
希望能夠全看完,
然後留六個多禮拜(含開學後四週)全力衝刺演算法,
一次就把資格考給考完。
- Jul 16 Mon 2007 11:11
Linux Kernel & OOA&D

昨天清理書櫃不能算是心血來潮,
最主要是因為又快要沒有空間放前天敗的新書了,
自從禮拜六開始上托福課程後,
回家前到天瓏書局逛逛變成例行公事了...到速食店吃晚餐好像也快變成例行公事了Orz
前幾次都還能壓住衝動的念頭,
不過這次就沒能壓住...
而且一次就敗了兩本書,
還差點敗下第三本。
受WiMAX的影響,
對於Linux的了解不能只侷限在『會用』就可以了,
雖然我對Open Source的立場明顯與GPL創始人不同,
但Open Source確實是很適合學術界,
就像是第一本書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 3/e
這是一位大學教授在大學部上『作業系統』這門課時,
要求學生做的分組研究,
目的是透過研究Linux的程式碼來了解書上說的理論與實作的狀況,
最後把學生的研究整理成書,
這有點像是碩二的時候修柯老師的電腦通訊網路時,
研究Linux裡TCP/IP實作的程式碼,
不過相較之下,
我們的表現就遜色不少了XD
買下這本書也是因為下學期資格考打算考作業系統,
我將隨著同樣的腳步,
一邊看理論的書一邊做Case Study,
一般理論的書都有Case Study,
但深度都太淺了...
第二本書是我很早很早就想買的書,
手頭上關於OOA&D的書已經有兩本,
但該怎麼說呢?
就像這本書的簡介裡說到:
對坊間那些只有在成為專家以後,
讀起來才有感覺的 OOA&D 書籍,
你是否早已感到厭倦?
你可能早就聽說過 OOA&D 書籍能幫你寫出偉大的軟體 — 讓老闆高興、客戶滿意的軟體。
當然啦!一個偉大的軟體並沒那麼好寫,
即使OOA&D能幫上不少忙,
但開發的經驗還是相當重要,
這本書主要是因為它很容易懂,
比起很多OOA&D的書來說比較不那麼『抽象』,
別懷疑,
OOA&D教你如何把一個軟體抽象化,
所以很多書寫起來也就變得很抽象,
因此這本書算是用不抽象的方式講如何把軟體抽象化...很繞口吧XD
晚上打開HBO發現:羅馬的榮耀演完了!?
怎麼覺得結局似乎沒那麼漂亮...
整體來說都很不錯,
就這個結局少了點甚麼?還是說有第三季呢?
- Jul 15 Sun 2007 22:37
整理書櫃
調整鬧鐘準備一早起來發病...王建民症候群,
和往常把手機當鬧鐘不同,
是用手錶,
結果不知道是睡到不醒人事還是鬧鐘根本沒響,
等到我醒來已經是六局上半,
呵~只能說我被打了一針神奇的疫苗,
逃過一次王建民症候群...
才開始吃早餐沒多久住在台中的阿姨就到我們家,
發生什麼事了嗎?怎麼會突然出現?
後來才知道外婆過世至今已百日,要拜拜!
加上表哥喜獲麟兒也要跟外婆報告,
十一點多就出發到舅媽家,
滿桌的料理看到就有點反胃,
我才剛吃完早餐耶~
油飯還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麻油雞,
撲鼻而來的除了濃厚的麻油外還有嗆到不行的米酒味,
我打死也不吃,
中午吃飯只敢夾青菜來搭配油飯一起吃...
下午阿姨的孫子開始發揮小霸王的威力,
許多布偶被他拿來亂丟,
還好所有易碎的物品早被我媽拿到高處,
不然還會有滿地的碎片,
等到阿姨回去後,
看著書櫃發呆的我突然決定,
整理一下書櫃吧...
把比較少用的書通通收到最底下去,
並把之前用出版社的分類打散成為以領域為分類,
多空出了一格可以放漫畫的區域XD
不過這前提是...許多書暫時都放在學校裡,
如果搬回家還真不知道要放哪裡?
晚餐只有油飯和麻油雞,
沒辦法,
只好勉強喝一點,
才第一口就好辣~不愧是私釀的米酒,
濃度有夠高...
據工作上要常常跑縣政府的表哥說,
等到下水道主管線完工後,
就要開始拆防火巷,
最少要1.5公尺寬,
看來我們家也會被拆到一部分,
也許趁機請爸媽重新裝潢一下好了XD
- Jul 14 Sat 2007 19:37
記恨.病態‧原地踏步
雖然明天才是宣布解嚴20週年紀念日,
最近看電視怎麼轉台都會看到一些關於紀念日的節目,
很慶幸我不是生存在那個年代,
不用受到危脅恐懼,
也不會對歷史記恨,
台灣現在的對立已經到了一種病態的地步,
一段歷史在兩個極端的角度下有如此大的差異解釋,
恰逢選舉又快到了,
解嚴的貢獻人人都在搶,
回顧歷史很多事情恐怕只有當事人知道,
就好像為什麼是在是在那個巧合的時間點宣布解嚴,
當然有人說跟民主進步黨成立有關,
或許吧!
就時間上民進黨成立後一個月就宣布解嚴,
但真的是這樣嗎?
有人不甘示弱舉了一個例子,
指出在中美斷交前幾年,
當時的總統問駐美大使:你認為中美斷交的機率有多少?
當時的駐美大使不敢斷言,
後來總統交代:你把中美斷交後該怎麼做、要處理些什麼,列個章程出來。
駐美大使當然擬了個章程給總統,
總統看完就壓著,
沒想到後來中美真的斷交,
總統便將當初的章程拿出來並吩咐就照著這個做,
那個人舉這個例子是指如此有遠見的總統,
如果真的要宣布解嚴,
這個想法早在總統的腦中思考很久了,
絕對不是向民進黨所說那樣,
不管誰對誰錯,
歷史已經是過去式...
在這些節目中看到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
國代會議裡民進黨的國代手舉布條在會場裡抗議,
19年後的國慶日當天國民黨也是手舉布條在會場裡抗議,
兩者的下場都一樣被請出會場,
真懷疑我們真的解嚴了嗎?
當年民進黨認為不該通過國安法,
執政了七年多了卻怎麼不廢除國安法呢?
還是說國安法成為了總統用來遮蔽弊案最好的保護傘了?
晚上文茜世界周報看到亞洲崛起系列報導,
南韓的國民生產毛額超過兩萬元美金,
而我們已經在一萬六至一萬八原地踏步了好幾年,
是哪個環節出問題了?
和解共生,
某個總統候選人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但和解了嗎?動不動就把歷史的傷疤挖起來,
要求對方道歉,
很多事情的發生常常是歷史上的必然,
道歉是否還是必要的呢?
回顧歷史,
我們常把岳飛當成是正派的,
而秦檜則是賣國賊,
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誰是對的誰是錯的?
一個主張打回北方收復故土,
一個主張求和偏安南疆即可,
挺有趣的,
我們現在不也是有兩派主張,
更好玩的是有四種說法,
一個主張以中華民國統一兩岸並指對方是挑起戰爭的元凶,
一個主張以台為之名和平加入聯合國並指對方一中是屈服中共的賣國賊,
豈不好笑?
在回顧20年前民進黨成立的畫面時,
許多檯面上、檯面下或是淡出政壇的政治人物,
帶著青澀的面孔以及俗俗的學生眼鏡,
口中念的是滿腔熱血及抱負,
不知這些人是否記得當年的理想?
- Jul 13 Fri 2007 23:26
一小時的雨
一早起來就看到外面下著雨,
不知道是不是在暗示我:不用去學校~不用去學校~
開了這麼多天的會議,
確實也不太想去,
吃過燕麥片後就躺在客廳的沙發椅上繼續睡回籠覺,
大概九點多吧!雨停了...
看看時鐘,
算了,
我還是待在家裡看自己想看的東西吧!
話是這麼說啦!
但現在待在家裡就是常常無法專心,
加上WiMAX盤據在心頭很久,
常常動不動就開始想明年要怎樣怎樣?
一不小心就逛到WDEC的網站,
想找找看有沒有開發驅動程式的SDK,
弄了半天,
結果想看的書也沒看,
驅動程式的SDK則是MSDN訂閱者才能下載,
白白浪費一個下午...
晚上補習發現,
幾乎每次上課都會有新同學,
然後有些人後來又不見了,
上了七次課後(後來才知道已經上了七週了),
整個iBT的流程題型都比較熟悉了,
暑假前應該會考一或兩次模擬考吧!
- Jul 12 Thu 2007 14:22
方向大轉彎
最近早上起床後總是很累想繼續睡回籠覺,
後來乾脆決定吃過午餐再去學校吧!
頂著炎熱的大太陽騎著腳踏車,
哈~沒錯~這麼熱我還是騎腳踏車去學校,
到學校看到Outlook後傻眼,
老師的眼睛還真是犀利,
昨天commit的STD還是被老師看到錯誤,
只好又繼續改囉~
改沒多久老師的電話就打上來,
要我們下去跟MAC開會,
以為一樣在系辦的討論室所以跑到系辦去,
結果不是,
還被江小姐虧了一下問我臉上的痘痘:你被K了嗎?
到老師的研究室後MAC的學生已經在哪裡了,
老師先了解為什麼MAC需要用thread?
果然和我想的一樣,
使用thread很符合WiMAX Standard的做法,
根據不同應用程式的需求,
需要一個timer把封包依照優先順序送出去,
接著討論interface的問題,
我能感覺到MAC的學生很無奈(PHY1也覺得很無奈),
因為MAC認為他們送去的一個Frame time應該包含多個Burst,
但PHY1目前的實作卻是一個Frame time就只有一個Burst,
這樣QoS的排程就一點意義也沒有了?
無奈的地方還有包含MAC對於PHY那邊程式功力,
這恐怕不只他無奈,
我也很無奈,
這次計畫是資工系與電子系合作的計畫,
MAC主要做QoS排程由柯老師的學生(資工系)負責,
PHY1則是做Channel Coding由劉老師的學生(電子系)負責,
PHY2則是做調變由尤老師的學生(資工系)負責,
接著Channel則是模擬電波在空氣中的衰減由林老師的(電子系)學生負責,
同是資工系的MAC和PHY2兩組學生的程式功力就不太一樣,
更別說電子系的學生一加起來差異更是天南地北,
當初為了避免太大的差異導致程式寫出來不能看,
還訂定了coding standard,
結果連自己SYS似乎都沒照coding standard寫...(寫程式的人自主性有點強)
這其實不用想也知道,
光是開發環境也是到上禮拜才強制大家用Fedora + Eclipse + CDT,
之前還有人給我上傳Visual Studio的專案設定檔,
雖然很火也只能無可奈何...
在一番激烈的討論後,
最後總算是有新的共識了,
而且這個共識已經down到程式語言的level了,
包含記憶體管理、Data Array的複製等等,
為了能在月底(已經確定7/30國科會要來視察)前整合完成,
還是決定把MAC的thread暫時凍結起來,
改成非thread的版本,
採用一種比較取巧的方式,
雖然這種取巧的方使在這次整合時有點用,
但明年的計畫看來還是得回復到有thread的版本才行,
不然總覺得我們的東西跟802.16-2004 Standard差很遠...
一場臨時加開的會竟然也可以開三個小時,
真的得好好想想,
明年該怎麼跑WiMAX計畫,
不然明年的七月又會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