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補眠似乎還不夠,雖然七點被鬧鐘吵醒還是很想睡,就連王建民的比賽都無法讓我把持清醒(這是一個警訊,表示期末快到了,生理時鐘已經大亂,是需要進廠大修的時候了),不過早上在準備早餐時,老爸的舉動很詭異,開始把冰箱裡的所有東西拿出來,本以為他是要找先前放在冷凍庫的芋頭,結果不是,所有的東西被堆在餐桌上,然後把冰箱搬到外面去,開始他完全沒有理論基礎的修理,沒學過任何基礎,就開始拿東西那裡戳這裡戳,後來連老弟也摻一腳,即使我弟是電機系畢業的,但我不知道我弟有多厲害~最後,本來堵住的地方確實通了,不過不該通的地方也被他們戳破了,不知道線該怎麼接的老爸又不知道拔了什麼,連我弟後來也說不知道,我躺在客廳的沙發上補眠,一邊聽洋基的比賽,一邊聽他們倆在談論How to fix the refrigerator,偶而睜開眼看了一下老媽,呵~一顆不定時炸彈正在倒數計時,想也知道,從冰箱搬出去到現在,洋基都已經打完七局比賽了,少說也兩個多小時,別說那兩盒昨天剛買的義美紅豆牛奶冰棒應該已經全毀外,其他東西不該退冰的東西都退了差不多了吧!
兩個半小時後,老媽果然發火了,因為老爸和老弟討論的太高興了,完全都沒在注意時間,於是高聲問了一句:是還要弄多久?東西都要壞了,沒想到老弟還真的回老媽:是要把東西放進去之後壞還是在外面壞,當然是要修好在放進去。我能說什麼?少根筋的笨蛋,先前冰箱只是會漏水,但至少還能冰東西,要修理老媽當然沒意見,但也要看時間吧!?兩個人談得很盡興完全沒顧慮時間,物價上漲後每次買東西回來後都會嫌的老媽當然受不了,對她來說,與其看兩個半調子的人修冰箱還不如不要修,修就算了,至少要會看時間,照老弟的說法,如果修好冰箱要半天,是不是整冰箱的東西都要放到壞掉?要修昨天買菜前不修,今天才修,果然老媽可以說完全氣炸了,之後整個下午我就再也沒聽到老媽說半句話。
晚上冰箱很不給老爸和老弟情面,又開始漏水了,而且,除了冷凍庫還正常之外,冷藏室的溫度讓我很擔心,因為一點都不冷,我沒拿溫度計去量,只知道比今天早上他們修理前的溫度高很多,最後老爸開金口了(如果他不開金口,就算它已經漏水兩年多了,沒人敢換那台冰箱),要我去網路上查一下450公升的冰箱要多少錢,老媽的氣似乎還沒消,擦地板時到我房間看到我在查冰箱的價錢時,冷冷(但還蠻大聲)地說:不用查了,你以為他真的要換喔?唉~這擺明是講給老爸聽的,沒辦法,老爸的鐵公雞沒人受的了,我拖了一會後還是把價錢拿給老爸,最後...老爸選了一台國際牌三門直流變頻冰箱,還勢勢旦旦地說:不要選三洋的有夠爛,ㄜ...老爸你也考慮一下那台冰箱的服役年限好嗎?那台冰箱在我們家服役超過(國中2年+高中3年+大學4年+碩士2年+博士1.x年)12年,如果不是你們今天早上出人命的外科手術,我想他應該來能繼續在家裡服役,服役超過12年的下場竟然只是得到這台冰箱很爛的評價,這就是我老爸...
- Jun 01 Sun 2008 22:45
即將淘汰的電冰箱
- May 31 Sat 2008 22:54
搬家一週年
沒想到搬到這也一年了,寫部落格寫到現在將近四年了,其中有好幾度想算了,有空就寫沒空就不寫,但不知為什麼,當有好幾天沒寫的時候,會有點罪惡感,於是又花了不少時間努力回想,最後把每天的日記補滿,就這樣,一年下來真正空白的天數應該不多,說到部落格,四年前寫了兩年的BlogDrive沒想到還活著,本來想自己移或是請Pixnet幫忙搬到這裡,但一想到就懶,那裡存放著一些秘密,一些回憶,還有兩年碩士生涯的故事,也曾經想回去看,但卻...怎麼說...有點怯步,畢竟有些回憶現在對我來說,還是有點酸酸的...
一年前從Yahoo搬到這裡,因為Yahoo的設計一直不討我喜歡,也可以說是我待最短的部落格,一年後沒想到竟然有17,579人參觀過,也就是說平均每天有將近50人參觀這個部落格,有點意外,因為這裡除了抱怨大小事之外,真正有用的東西應該很少吧!就算有,應該也只是少數對我自己有用的東西,這裡感覺不差,唯一可惜的是,當初搬來這裡的目的始終沒達成,之前在BlogDrive還有幸認識一位小南瓜(唉~也好久沒聯絡了),這裡呢?似乎沒認識半位網友,生活圈還是一樣小,被框在校園裡,嚴格說是自己的研究室裡...
沒啥事(這...好像不對吧?)的我窩在家裡也不知道要做什麼?老實說,應該是每次到了周休,首先都是大睡一覺,好補周一到週五沒睡的部分,接著人完全放空,有時候連玩電玩的勁都沒有,不過在下午意外接到欣道的電話,他有事到府中站附近,我趁雨還小趕緊騎小50去接他,老媽看到他很高興(我媽就是這樣,看到書怡或是欣道都特別高興),兩人一邊聊天一邊看電視,打混到五點多,才又送他到府中站準備幫他朋友修電腦,老媽本來要留他下來吃晚飯的,最後,老媽請下禮拜端午節時到家裡來吃粽子,欣道別忘啦~我們家自己包的粽子可是很好吃的!
- May 30 Fri 2008 16:26
大學教育
印象中,剛上大學時有看過一篇文章,比較台灣、日本和美國的教育,其中有一項數據很有趣,就是高中生畢業後決定念(四年制或以上)大學的比例,台灣是這三個國家裡最高的(更別說研究所了),非常接近百分之百,在美國,國民教育是到高中,而台灣是到國中,但高中畢業後會繼續念大學的比例卻沒有台灣高,因為大多數的美國人認為就業比念書重要,而且念大學不是為了未來工作而念的,台灣則不然,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要求小孩念到大學畢業,因為大學的畢業證書幾乎是找工作必備的基礎,即使是觀念和台灣相近的日本也不曾有這麼高的念大學比例,這可以說是很特別的現象,不過這是很久前看到的文章,不知道現在的狀況是否還是一樣。
今天早上在報紙的社論版上看到一篇某大學教授的投稿,正好最近大家又在談教改,這位教授發表了他的看法,大多數的意見我都蠻贊同的(除了他認為應該教的課程之外),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大學不是企業的職前教育所!大學是『教一些不教而不知的知識』,大學應該是一個追求知識的殿堂,如果大家對於大學的認知是如此,我想很多教改上難解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首先,大家不再因為未來工作而煩惱該唸甚麼科系,二來,冷門科系應該不會再收不到學生,三來,明星學校和產業科系影響程度會降低,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科系。
雖然很多企業怨嘆現在的大學生很多都不能用,但試問企業又花多少心力在人才培育上?對某些領域來說,高中畢業的學生確實不太符合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我也認為除了四年制的大學之外,應該還需要兩年或三年制的專業學校,有點類似現在的技術學院,不過授課內容更應該符合企業所需,甚至,可以讓企業來投資並主導這類學校的經營,進而決定學校的教學內容,如此一來,讓大學回到它原本的定位:學術研究!
為了這樣的改變,高中甚至國中的教育也得跟著改變,之前我也曾發表過同樣的意見,國民教育(最好延伸成十二年國教)最大的目標,是培養基礎能力(語言、邏輯及社會生存能力)並根據每個人的天分開發興趣,讓每位高中畢業生能夠有充分的能力知道自己適合念大學還是專業學校,再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要唸大學還是專業學校!讓真正有能力又想念大學的人到大學唸書,讓真正有能力又想念專業學校的人到專業學校唸書,不想念大學也不想念專業學校的人,因為基礎的能力都有了,也能在社會上找到一般的工作。
- May 29 Thu 2008 22:51
酒
ㄟ...基本上,我是滴酒不沾的人,會提到酒是因為今天和老師meeting時,在遠端的佑竹這禮拜都是在赴惜別宴,而且不管是誰請的,桌上一定有酒,就這樣,柏霖則是預計下禮拜開始在日本玩兩個禮拜,羨慕啊~嗯,沒了,真的就這樣,幾乎隔了快要一個月才寫這一篇日記,我實在想不起來還有什麼事了...Sorry...Orz
- May 28 Wed 2008 23:37
能源危機
昨天騎腳踏回家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塞車了,平時這個地方都不會塞車啊?今天怎麼塞住了,最後慢慢經過一家加油站才發現一堆人在排隊加油,是要漲價了嗎?這幾天大家都在討論油價上漲的消息,我對於油價調漲是抱持正面的態度,一切回歸正常機制,越高的油價會讓人少用油,讓企業重新思考需不需要多節能,等到大家少用油,企業節能後,供多於求時,油價就會跌下來了,除非台灣是個產油國家,不然管制油價其實不太容易做到,就連我爸都在考慮要不要改騎摩托車去上班了,開車上班固然舒適,有冷氣吹不用怕刮風下雨,但一台1800cc的小轎車開出去,只載一個人其實相當不環保,偏偏老爸的公司是瀝青工廠,大多在偏遠的山腳,要捷運當然沒有,連公車都沒有,如果天氣不錯,騎摩托車是比較省油一點,下雨,開車當然就不會太過分了,題外話,老爸從來也沒有因為下雨接送我和老弟上下課過,任我們穿雨衣騎摩托車(更早之前是腳踏車)...
在台北市捷運固然方便,但還是有許多地方到捷運站需要超過半小時的腳(腳踏車)程,我是建議,可以參考國外(洛杉磯)的輕軌電車,在馬路上跑的那一種,好處是,第一、它可以使用現有的馬路,只須架設軌道和供電系統,不需要昂貴的挖地下或是高架橋;第二、由於是走固定軌道式的,因此不像巴士公車為了停靠站拼命切換車道,導致機車族和腳踏車族的抱怨(不管我是機車族還是腳踏車族,從沒沒對公車司機有好印象過);第三,它是吃電的,比起許多老舊的公車排放的黑煙,這種輕軌電車更為環保;第四,整個輕軌電車的系統應該是棋盤式的,也就是說它是不轉彎的,減少系統複雜度,和一般道路上的車輛有更好的相容性;由於成本較低,路線的規畫可以很長,甚至到比較偏遠或是有觀光價值的地方,一舉數得。
每次一聽到油價上漲,新聞上總是會看到計程車司機在抱怨,整體來說,我對計程車司機的印象沒比公車司機好到哪裡去,特別是之前在學校隔壁休息區賭博、打麻將、喝酒(這樣的計程車還有人敢做嗎?)亂七八糟的事一堆,一漲價就說他們賺不了錢,怪了,賺不了錢可以改行啊!又沒人拿刀逼你只能做計程車司機,如果每個人都說這樣他們賺不了錢,通通要政府補助,政府不倒才奇怪,調漲油價我贊成,補貼大眾交通工具我贊成,但補貼計程車我是非常不認同,這些車空車在街道上跑來跑去浪費油,憑什麼要拿我繳的稅補貼他們,我一年坐不到兩次計程車,沒多遠的路用走的就好了。到是郝市長做了件不錯的事,持悠遊卡票價打七五折,鼓勵坐大眾交通工具就從此做起,如果哪天打五折甚至免費,我相信台北市的交通一定大幅改善,除非居家或工作地點離捷運站真的很遠,誰還要花大錢開車或騎摩托車呢?
- May 27 Tue 2008 22:17
久違的新生
寫PSP作業寫到到兩點才睡,但早上起來後看天氣還不賴,加上前天看到某個新聞寫著:運動可以紓解壓力,越是疲勞越該適當運動,所以還是騎著腳踏車出門,最近的天氣挺討厭的,都是在我想要出門的時候下雨,也這樣將盡快一個禮拜沒騎到車了吧!到學校後馬上拿起歐萊禮那本Java Swing進階篇來看,昨晚怎麼修Splash Screen還是會有concurrency的問題,最後,找到SwingUtilities.invokeAndWait()的方法後,漂亮的Splash Screen終於是完成了,說真的,最近總是在弄一些無關緊要的小東西,這些和功能性無關,只是會讓程式看起來很漂亮,如此而已。上PSP課時,看一看後,還是決定把Splash Screen用的背景圖片修改一番,還加上了學校的Logo,至於系上的Logo還沒決定要不要加,如果要加,那電子系的Logo也應該要加上去,不過電子系的Logo,我好像沒啥印象,而且軟體研發中心的Logo目前也是沒有,所以...以集合來說,學校的Logo是最大的集合沒錯。下一步,如果有空的話,應該會朝類似Adobe Photoshop那樣有字幕會跑的About Dialog,不然那麼多工作人員,不放上去太對不起他們了。
中午吃過午餐後,不知怎麼了,自己開始把先前撤掉的paper格式改成IEEE的格式,說來還真討厭,一樣的內容,只是要投不同的Conference格式就不一樣,只要一改,許多排版都得重新調整,而且連Reference的格式都不一樣,這一弄就弄到三點,此時正好有位新生來找我和政文,天啦~真是久違了,已經好久沒有新生來找我們老師了,不知道是研究領域太冷門還是怎樣,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收了一個新生,身為明年總計劃PM的我很擔心沒人做案子,同樣是北科電機畢業,差別還真大,另外一個已經確定加入我們研究室的,也是北科電機,一個很健談,一個完全不愛說話,聊了很久(可見很健談),這位應該是到目前為止我最滿意的一位,他似乎也很有興趣,就等他自己的決定了。要嘛就不來,要嘛就一次來了兩位,就在我收到老師的mail通知說要投澳洲的Conference正準備要去找老師討論時,另外一位新生來了,真理資科系畢業的,我請他和政文先聊,我先去找老師。
老師很意外馬上收到我回寄給他已經改好的paper,之所以會改,可能是先前考慮的四個Conference中有三個都是IEEE CS Press的格式,只有一個是ACM的格式,加上ACM特別難上,所以應該會投IEEE吧!沒想到才改完沒多久,老師就決定要投澳洲的Conference正式IEEE CS Press,老師還特地提醒我關於紙張大小的事情,我這時候才注意到之前頭葡萄牙的paper是用A4,美國(IEEE和ACM)用的紙張大小(Letter)和台灣(A4)不同,所以我還得再修改一下,paper上傳截止日是5/31,七月就會知道結果,希望能上囉!
回來後繼續和那位新生聊,不過我和政文給的評價一致:不推薦...
- May 26 Mon 2008 23:02
有點討厭的PSP作業
上禮拜四劉老師因為要陪我們老師去國科會報告進度,有一節課沒上,所以特地交代第八次作業,老實說,第八次作業很簡單(排序應該很多人都會寫吧?只是多加上允許多欄資料排序),理論上不需要花什麼時間,但從九點開始寫,寫到凌晨兩點才結束,會花這麼多時間,全都是在文件上,PSP要求的是能夠預估程式碼行數、根據過去經驗推估寫程式所需要的時間等等,這些預估和推測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文件,首先,不管做甚麼事情都得time log,幾點幾分開始做甚麼,幾點幾分完成什麼,接著conceptal design,用conceptal design預估程式碼行數,然後用PROBE(一套公式)算出寫這些程式碼所需要的時間,接著開始寫程式、測試和分析,這是之前的流程,這次還得加上設計文件,而且是非常detail的設計文件,只差這些文件不能編譯成可執行碼罷了,根據time log,然後還得作design review,根據time log,進入寫程式之前的前置作業花相當多時間,寫程式的時間頗短,照老師的說法,那是因為設計的時間拉長,導致在寫程式的時候不需再思考,自然就會縮短,我不太確定這說法的準確性有多高,但文件上的紀錄差不多可以驗證這說法,因為我在design review時找到三個bug,這是在開始coding前就找到的,所以再測試時,只有一個bug除掉後程式就完成了,PSP雖然執行起來頗討人厭,但或許真的有它的功效...
下午在Java Sun的官網晃了半天,本來想用Java SE 6始內建的SplashScreen,但試了半天後,我決定還是自己用JWindows去兜,因為會比較漂亮,而且變化性更大,唯一的缺點,啟動時間較長,如果程式本身啟動就不太需要花什麼時間,用JWindows兜成的SplashScreen可能一閃即逝,但之所會讓我想寫SplashScreen,就是因為現在程式要讀取的東西變多了,載入的時間越來越長,總不能讓使用者看console上顯示的文字吧!還是弄個漂亮的Splash Screen顯示程式現在在做什麼?完成百分之多少的資訊。不過弄了半天,一些多執行緒的問題還是沒解決,而且很難debug,礙於要趕PSP作業,暫時延到明天再解決吧...
下午上圖學時,謝老師突然講起LaTex,這套軟體我早已久仰大名,不少Conference指名paper必須用LaTex撰寫,LaTex寫學術論文算是頗方便,因為他可以管理引用的論文,自動依據要投稿的conference排版,唯一的缺點是...它寫起來像是在寫程式,不像在寫文件,我不知道當初發明這軟體的人再想什麼,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個人一定是工程師,總是用工程師的觀點看軟體,所以設計出來的軟體...很難用...Word有它討厭的地方,但對印刷業的人來說,即使它不是最好的軟體,也都比LaTex好...下一篇paper也許會考慮用LaTex,原因是這樣要改投別的conference,自動排版會方便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