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鄭老師另外兩位學弟的口試,早上一如往常盯著學弟進行WiMAX的案子,下午則和曉晏去綜科108-1聽學弟的口試,以為遲到的我們倆看到大家都還在走廊上,原來老師在裡面不知道討論什麼,幾分鐘過後終於可以進去了,就座後,由校外的周老師開場,第一場是植晟,題目是『一個支援跨平台測試之個人建構工具』,其實大家都聽過一次了,只是這次是真槍實彈,特別是周老師開場時,要求在25分鐘內報告完,奇怪,最近大家流行25分鐘報告,然後電25分鐘嗎?這東西對我未來想做的東西有幫助,不過市售不少建構管理工具也有類似的東西,果然,周老師的砲火就是針對我說的方向,跟其它工具有什麼不一樣,另外一位老師問為什麼需要跨平台測試之個人建構工具?特別是跨平台測試通常是System level的測試,這工具的定位有點怪,其實這問題很好回答,這是開發流程的問題,如果一個團隊的開發流程就是規定,上傳所有程式之前,所有的測試都要通過,那跨平台的測試當然也要通過,那在上傳之前就會需要個人建構工具了,不過...站在那的人,腦袋通常是一片空白...回答總是七零八落的,甚至鄭老師也開火...這是怎麼回事,鄭老師今天心情不好嗎?怎麼會對自己的學生開火,足足被電了2x分鐘...

  休息片刻後,等我們老師一來進行第二場,家豪的『一個以Pseudo Software為基礎之Android需求發展工具』,家豪昨天很緊張地跑來我們研究室,我還提醒他,上次聽他預報時,我一直很納悶Pseudo Software和Prototype的差別,提醒他今天要解釋清楚這差異,但他的解釋似乎無法得到認同,特別是Pseudo Software的概念是周老師和鄭老師兩人提出來的,周老師覺得家豪沒弄清楚這兩者的差異,甚至誤解Pseudo Software的概念,所以被電更久,足足電超過半小時,經過幾番論戰,周老師才放過他,不過,對我來說,周老師和鄭老師所提出的Pseudo Software依舊是Prototype,只是多加上以『自然語言』描述的需求,這兩者的界線恐怕得去找出原始論文才知道差異了,結束後,家豪在走廊上等待結果,他一整個就是超緊張,最後,當然是順利畢業囉!恭喜今天順利畢業的植晟和家豪。

  鄭老師實驗室碩二的學生都順利口試完畢,再來就是我們實驗室當壓軸了,七月31日,一連四場,包含政文的博士論文計畫(Proposal),加油!

  晚上回到家,針對SPMT今天測試的狀況想做個實驗,雖然知道Java比不上C/C++快,但我寫Java寫這麼久了,對JVM的能耐還有一定程度的信心,5ms處理幾百筆資料應該辦的道才對,記憶體也不該用的這麼兇,應該是什麼地方出了狀況,於是寫了Producer和Consumer,想測試看看JVM的極限在哪裡?沒想到這一弄又是凌晨一點了Or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bi14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