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寫部落格了,最近大多是看畢業學長的部落格《Teddy Chen 搞笑談軟工》,只有看沒有寫,想想自己'04~'07年這段期間,幾乎天天寫,'08後變成2~3天寫一篇,到後來1~2個月寫一篇,最近則是完全停擺,主要是因為忙(有點心虛)和不知道要寫什麼,直到最近因為日本的大地震,看到一堆媒體對於數字的詮釋,只有一個想法,就像是蔡依林的野蠻遊戲的某段歌詞:『老鼠老虎傻傻分不清楚』,媒體對於公眾安全進行討論,或是提出質疑都很好,但媒體也是告知社會大眾重要訊息的管道(甚至是最主要的管道),對於報導的內容,就算不是以寫學術論文般嚴謹,在對數字做詮釋時,也該做點功課,將牛頭跟馬嘴相比較,不但無助於改善公眾安全,反而還造成民眾不必要的驚慌。所以把最近看到的怪比較提出來。

  從這次的日本地震,很多媒體在檢討建築到底要防幾級震度?在這篇新聞中《日強震8.9 台灣模擬體驗最大僅7》記者到臺北市政府消防局防災科學教育館戴著安全帽體會地震強度,然後新聞標題這樣寫,暗示說這樣的模擬不夠,事實上8.9 (後來修正為9.0)和7是完全兩種東西,放在一起比較毫無意義。前者是芮氏規模,地震規模表示該地震所釋放的能量,一起地震的規模只會有一個數值;後者是震度,震度代表的是能量傳到地表後造成的影響,一起地震在不同地方的震度會不同,同規模的地震也不一定會出現同樣的震度。以台灣的CWB的分級,科學教育館所模擬的7已經是最高等級了。那這2個數字之間有公式可以換算嗎?拜託,這又不是攝氏跟華氏溫度,用個簡單公式就可以換算,當地震的能量往地表傳送,會根據深度、經過的岩盤性質和土壤性質,都會影響到最後的搖晃程度,也就是為什麼同一起地震,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震度。

  而這樣的類比,也造成很多人的緊張,芮氏規模9.0和能防6級震度的房屋相比,聽起來感覺就好恐怖,因為9.0遠大於6,房子肯定會倒,問題是,芮氏規模9.0的地震,如果發生在東部深海,台灣各地的震度,說不定都不到7級,以這次311日本的地震為例(NHK提供之資料),最大震度7 (>0.4G,重力加速度,約400 cm/s^2)發生在栗原市,福島的震度則是5(5+以最大0.25G算)~6(6-以中間值0.33G算),更不用說日本所公布的震度,不完全以加速度計算,還將持續時間納入,也就是說0.25G的震度但持續很久,也可能會被分級為6-。所以在看待數字時,請注意單位和背後的意涵,更別拿牛頭跟馬嘴比較。但如果發生在本島上又淺層的話,其實也不需要再討論了,芮氏規模9.0所釋放的能量比當初921地震(芮氏規模7.3)的362倍(1.414 ^ 17),假設相同地點和深度,那全台灣震度應該會爆表了(超過1.0G),我想以目前最先進的工程技術也很難應付,那時台灣的水庫(美濃水庫0.49G)和房子(101為0.39G、台北市平均都在0.23G ~ 0.3G)都差不多都垮了。(怎麼好像變成我比較危言聳聽,這只是假設台灣沉沒情況)

  雖然說數字會說話,但數字有時候不代表一切,例如防震係數0.3G的房屋,理應可以抵擋6級震度的搖晃,但假設哪天一場6級震度的地震把那房屋震垮了,能因為數字就說是偷工減料嗎?事實上並不盡然,0.3G是根據一套規則和量測方式,來評估這個建築的設計與成品能夠抵擋0.3G的加速度,但事實上能否抵擋,只有遇上才知道,這就是科學與工程的極限,事實上,現在所有的科技極限,都是從無數無法預期的天災摧毀了過去的極限,透過更好的工法,在能接受的合理金額下,不斷地改進,將極限不斷向前推。假設哪天,有人能設計出能抵抗10G (98 m/s^2)加速度的建築,但每坪的造價要1億新台幣,你買的下手嗎?防震係數太低(例如低於0.25G)的公共建築確實需要補強(如果經過台北的橋樑,應該都會發現有告示牌上寫著『本橋梁遇四級地震將封閉』,所謂四級就是震度,但不表示橋會倒塌),但要補強到多少,這是可以討論的,特別是當防震係數超過一定等級後,成本往往都是以級數往上增加,還是得視當今財政的狀況來決定。

  結語:搞工程的人對數字總是比較敏感,像是32F之類的。為了寫這篇查了很多數據,希望沒有引用錯誤的資料(若有歡迎指正),結果預定要寫的程式沒寫Or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bi14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