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寫Comic Surfer的時候,都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沒什麼組織,所以常常某功能A寫到一半就被放著,然後又跑去寫另外一個功能B,當程式碼還不多的時候,事後補齊倒還容易,之後應該就沒辦法這樣了,所以之後會一次只專注在一個小功能上,參考國外都喜歡替開發中的project命名(例如Eclipse的Ganymede、Helios及Indigo等,或是Android的Cupcake、Donut及Ice Cream Sandwich等),每個小功能都會是一個小project,然後有一個code name,個人英文字彙沒多到可以自由發想,因此code name都是電影名稱,接下來近期的五個projects如下(刪除線表示已完成):
1. The bodyguard《終極保鑣》(1992):補足所有的單元測試及整合測試。之前在寫功能時,並沒有寫太多的單元測試,倒不是因為時間不夠(沒有deadline,怎麼會時間不夠XD),主要是Comic Surfer牽扯到的大多是檔案處理,單元測試要寫好的話,準備資料比較討厭一點,也就一直不太想碰,但既然要繼續開發下去,還是先把單元測試給補足,因為修改時一但有bug,單元測試這個『終極保鑣』應該會告知有錯了,之後改程式也比較心安。
2. The Replacements《十全大補男》(2000):由於開發沒有明確的時程,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常常上我的部落格,所以之後改版會透過自動更新檢查的方式通知,就像是劇中的『四分衛』,總是會把最新版的程式送到各位手中。如果這個project順利完成,也許會在釋出2.0版前多釋出一個1.4版。
3. The Net《網路上身》(1995):這部電影我很喜歡,不過這個project的功能跟電影劇情沒什麼關係XD,主要是讓Comic Surfer能看『網路上』的漫畫。
4. Showtime《好戲上場》(2002):這部電影老實說我沒看過,但英文名稱是我要的,主要是讓Comic Surfer有『幻燈片播放』的功能。
5. Dragon's Lair《龍穴歷險記》(1983):2.0版的主要功能,互動式漫畫,這部電影據維基百科的說法,也是第一部商業化的互動式電影(遊戲),。
接下來的是還不確定要不要做的功能:
x. Appleseed《蘋果核戰》(2004):看名稱就應該知道是什麼功能了吧!針對iOS裝置的支援。
y. I, Robot《機械公敵》(2004):Android的UI層,我只能說這中文翻譯實在是太棒了XD。
z. Cape No. 7《海角七號》(2008):在一開始寫Comic Surfer時,電腦裡安裝的就是JDK 7,查API也是查JDK 7,也用了一些JDK 7的新特色(例如支援多國語言的ZIP壓縮檔,和例外處理的自動資源回收),但問題來了,Mac OS X到目前為止,JDK 7還在Developer Preview,所以程式碼裡加了一些如果是JDK 7則做什麼東西,如果不是則做另外的東西,等到Mac OS X正式支援JDK 7,將移除對JDK 6的向下支援。
留言列表